长江放生网
网站banner图片

文章图片

当前位置:长江放生 > 放生乌龟 >
放生的人必须吃素吗,戒杀吃素放生
来源:http://www.cjfangsheng.com  时间:24-09-22 09:20
摘要: 佛教要在这个世间存在,一定要有这种人来推动,因而有了出家制度。出家、在家都可以学佛修行了脱生死,并非学佛的人一定都得出家,绝不会因大家学佛,就破坏了人类社会。7、佛

放生的人必须吃素吗,戒杀吃素放生

一、福州可以放生鸡的地方有哪些

1、
戒杀吃素放生

盖闻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是故逢擒则奔,虮虱犹知避死;将雨而徙,蝼蚁尚且贪生。何乃网于山,罟于渊,多方掩取,曲而钩,直而矢,百计搜罗,使其胆落魂飞,母离子散。或囚笼槛,则如处囹圄;或被刀砧,则若临剐戮。其为情也,怜儿之鹿,舐疮痕而寸断柔肠;畏死之猿,望弓影而双垂悲泪。恃我强而陵彼弱,理恐非宜;食他肉而补己身,心将安忍?由是昊天垂悯,古圣行仁,解网著于成汤,畜鱼兴于子产。圣哉流水!润枯槁以囊泉;悲矣释迦!代危亡而割肉。天台智者,凿放生之池;大树仙人,护栖身之鸟。赎鳞虫而得度,寿禅师之遗爱犹存;救龙子而传方,孙真人之慈风未泯。一活蚁也,沙弥易短命为长年,书生易卑名为上第。一放龟也,毛宝以临危而脱难,孔愉以微职而封侯。屈师纵鲤于元村,寿增一纪;随侯济蛇于齐野,珠报千金。拯已溺之蝇,酒匠之死刑免矣;舍将烹之鳖,厨婢之笃疾瘳焉。贸死命于屠家,张提刑魂超天界;易余生于钓艇,李景文毒解丹砂。孙良嗣解?缴之危,卜葬而羽虫交助;潘县令设江湖之禁,去任而水族悲号。信老免愚民之牲,祥符甘雨;曹溪守猎人之网,道播神州。雀解衔环报恩,狐能临井授术。乃至残躯得命,垂白壁以闻经;难地求生,现黄衣而入梦。施皆有报,事匪无征,载在简编,昭乎耳目。普愿随所见物,发慈悲心,捐不坚财,行方便事。或恩周多命,则大积阴功;若惠及一虫,亦何非善事。苟日增而月累,自行广而福崇,慈满人寰,名通天府。荡空怨障,多祉萃于今生;培渍善根,余庆及于他世。傥更助称佛号,加讽经文,为其回向西方,令彼永离恶道,则存心愈大,植德弥深,道业资之速成,莲台生其胜品矣!

【语译】莲池大师放生文

世间最宝贵的是生命,最悲惨的事,莫过于因被杀而丧生,因被伤而残废。因此虱子遇到捕捉,赶快跑开,以避免死亡;蝼蚁碰到下雨,立即迁徙,以保存性命。既然微细昆虫都贪生怕死,为什么人类要上山打猎、下海捕鱼呢?为什么要四面八方围捕、千方百计网罗呢?或以钩子钩取,或用弓箭射杀,使动物们心惊胆颤、魂飞魄散、母离子散。你看关在笼子里的动物,有如囚禁在监牢的犯人;放在砧板上的畜生,好像刑场等待处决的人犯。动物不是草木,它们会有情感上的表现:母鹿为中箭的小鹿舔伤痕,因而柔肠寸断;怕死的猿猴,见到神射手拉弓,不禁掩面悲泣。仗着我强欺负他弱,恐怕不合天理;吃他的肉补自己的身体,良心怎么会安?苍天垂怜,古圣慈悲,商汤解网放生,子产挖池畜鱼。流水长者子,皮囊装水以救鱼;释迦佛前身,割肉喂鹰以救鸽。智者大师,开凿放生池;大树仙人,保护栖身鸟。救水族自身也得度,永明禅师遗爱还存在;救龙子龙王传医方,孙邈真人慈风未消失。救助群蚁,沙弥短命变长寿,书生名次排第一。纵放乌龟,毛宝临危脱难,孔愉卑职封侯。屈师在元村放鲤鱼,寿延十二年;隋侯在齐野济蛇难,报得千金珠。拯救溺酒的苍蝇,酒匠死刑免除;放掉待宰的鳖鱼,厨婢重病痊愈。张提刑解囊放生,往生天界;李景文买鱼放水,丹砂毒解。孙良嗣拯救禽鸟危难,死后鸟群衔泥安葬;潘县令禁止江湖捕鱼,御任水族悲号送行。信老戒除愚民的牲祭,天降甘雨;六祖解除落网的牲畜,禅法远传。受救的黄雀,衔玉环回赠报恩;活命的狐狸,临井教神术搭救。乃至于侥幸存活的蜈蚣,贴在墙壁听讲经;想要赎命的黄鳝,入梦跪地求饶命。施救众生命,不会没感应,必定有回报,这些事,或记载在书中,或眼耳亲见闻。普愿大家发慈悲心,遇到被捕的众生,慷慨解囊救助。若能同时解救多条命,积大功德;即使只是救一命,也是大善事。持续这样做,日积月累,福德自然高广,慈悲满人间,善名通天府。不但消除怨障,今生福禄会集,更能培植善根,来世福报绵延。若能在纵放时助念佛号,或诵读佛经,回向西方极乐世界,让它们永离恶道。这样,发心更大,善根更深,不但自身佛道快速成就,而且命终上品往生极乐,利人利己,一举两得。
分享到:0

2、就好比一个赌徒愿意改邪归正,首先必须要做的便是戒赌,不再造新的赌债(戒杀吃素),再来更要积极的还债,努力把以前所积欠的赌债一一还清,(赌命还命),如此才能真正走上正途。

3、吃素只是止恶,是消极的不再杀业,不再积欠新的杀债,而放生却是扬善,是积极就赎生命,偿还以前所欠的杀债。

4、吃素而不放生,以前所欠的杀债,还是有果报的,放生而不吃素,所赚得功德又因为吃肉杀生都赔光了,所以放生与吃素是一体的两面,需要相辅相成,同时并进,效果才能显著。

5、谈到出世,连带就会说到出家。好多人都误以为信仰佛教后一定得出家,因而裹足不前。出家是源自印度佛教的制度,我国社会因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对此误解极深。譬如:有时会听人说起,如果每个人都学佛,则人类不就要灭种了。因为他认为学佛就是大家都去出家,没有夫妇儿女,社会岂不就瓦解?这实在是一个很严重的误会。

6、佛弟子可略分为出家弟子与在家弟子。出家、在家都可以学佛修行了脱生死,并非学佛的人一定都得出家,绝不会因大家学佛,就破坏了人类社会。不过,或许大家会问:既然在家、出家都可以修行了生死,又何必有出家制度的存在?这是因为要弘扬佛教、推动佛教,有赖一些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最好是出家人,他们没有家庭负担,又不用做其它种种工作,正好全心全意修行,努力弘法。佛教要在这个世间存在,一定要有这种人来推动,因而有了出家制度。

7、佛经中虽然赞叹出家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可是不能出家的人,不必勉强;勉强出家有时如不能如法修持,那还不如在家比较好。出家的功德殊胜,但稍不留神,堕落的更厉害。要能真切发心,认真修行;肯为佛教牺牲自己,努力弘扬佛法,才不愧于出家。

8、出家人是佛教中的核心分子,是推动佛教的主体。佛教的出家制度也就是摆脱世间尘累,而专心一意的为佛法努力。所以,古人说:「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有的人一学佛就想出家,以为学佛就非出家不可;这不但是自己误解,也害别人不敢来学佛。其实,学佛应认识到出家的不易,先做一个良好的在家居士,为法修学,自利利他。如果真能发大心修出家行,献身佛教。则这样对自己与家人有所交待,对社会也不会发生不良影响。(

9、

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

10、“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二、放生的鱼回头

1、中国北宋文学家苏轼

2、“人一杀生,则五常尽犯焉,盖屠戮他身,肥甘自己,为不仁也;离他眷属,延我亲朋,为不义也;将他肉体,供献神人,为不礼也;称言食禄,当受刀砧,为不智也;设饵妆媒,引入陷阱,为不信也。噫!人居尘世,全藉五常,知而故犯,又何足为人。”

3、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4、“夫素食为延年益寿之妙术,已为今日科学家、卫生家、生理学家、医学家所共认矣。而中国人之素食,尤为适宜,惟豆腐一物,当与肉类同视。”(《建国方略》)

5、印度圣雄甘地

6、“我的确觉得人类要增进精神生活,必须停止只为满足一己的口欲而屠杀动物的行为。”

7、爱尔兰作家萧伯纳

8、萧伯纳25岁时便开始素食,到他年纪大了,有一次,有人问他为什么看来还这样年轻,他说:“不是我看来年轻,我的相貌和年岁相仿,只是其他人看来比他们的实际年岁苍老罢了,吃尸体的人便是这样,还能冀望他们怎样呢?”
“这真是很可怕的事,除了动物的痛苦与死亡之外,人类毫无必要地压抑自己高贵精神的本质:对一切动物如待自己的那份同情与仁慈,并且还背自己的感觉,变成残酷的人。”

9、意大利艺术家达文西

10、“真的,人是一切动物的主人,因为他的残忍超过任何动物。以别人的死亡,换取自己活命,我们的身体因此成了坟场!我从很小就摒弃了肉食。未来有一天,人们看杀人和屠杀动物没有什么两样,这一天终会来临。”
“鄙视生命的人,不配拥有生命。”

标签:

友情链接:
别墅装修展览设计珠宝设计广州会展设计心理咨询助孕生子网放生求子螺旋钢管